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公司位置
青海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公铁联运智能港可行性研究
项目概况
青海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公铁联运智能港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双寨村西宁双寨铁路货运中心内南侧,计划用地面积929亩,其中一期164亩,二期765亩,一期项目总投资3.8亿元。
项目定位
青海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公铁联运智能港立足西宁、辐射青海省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以现有铁路资源优势为依托,智慧物流为引领,智能协同为支撑,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借助产业优势和城市优势成为高原地区公铁联运智慧化协同组织中心,工业供应链服务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内容
(1)智慧化堆存基地
建设集装箱堆场、散货堆场、集装箱掏装箱作业区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其中集装箱掏装箱和堆场占地11000平方米,散货堆场占地22000平方米。
(2)智能仓配中心
建设大宗物资仓库和生活物资仓配中心、交易大厅、配套办公楼和停车区,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仓库42000平方米,交易大厅12000平方米,办公楼6000平方米。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和钢结构设计。
业务格局
项目最终形成“一平台、一基地”的业务格局。
“一平台”:供应链服务科技创新平台
“一基地”:公铁联运物流基地
功能分区
报告结论
(1)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的建设是推动西宁市工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和改善西宁市工业产业以及工业产业物流市场的现状,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带动西宁市工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2)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建设选址位置适中,交通条件便利。
(3)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在功能合理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按照便于作业衔接协调、提高运作效率、节约用地、美化环境、远近结合、灵活运用等原则,项目整体规划用地划分为智慧化堆存基地,智能仓配中心,中欧班列进出口商品展览交易中心三大功能区。
(4)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建设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定的环境影响,通过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可以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不会给项目本身及周边地区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5)公铁联运智能港2023年投入运营。建设期和运营期都设施相应的职能机构,可保障项目建设、运营阶段的高效运转。
(6)财务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和贷款偿还期均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建设在财务收益方面是基本可行的。
(7)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将对西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8)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将会不同程度地面临投资决策、工程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只要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措施,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保证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的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的经营效果。
本可行性研究的结果表明,青海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南区公铁联运智能港(一期)项目是可行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